0731-87381009
您現在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盤點2016年]全球生物製藥大事件

文章出處 :國際藥物製劑網 人氣 :4293 發表時間 :2016-12-21
  2016對於全球生物製藥界而言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份,英國脫歐 、藥價爭議 、美國大選等焦點事件輪番上演 。Biosespace的一篇文章在進行年終盤點時列出了以下10項生物製藥行業趨勢及大事件 。
  1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美國大選的意外結果到底會給生物製藥行業帶來哪些具體影響目前尚未可知 。不過,特朗普滔滔不絕的反科學言辭已經令他“聲名遠揚” 。他曾說過要降藥價,並通過允許藥品進口來主導醫療保險(Medicare)的談判,但有段時間他又在這些議題上噤聲了,然後又重新提起,所以誰能捉摸透呢?特朗普表示想簡化FDA讓新藥能更快上市,這意味著FDA需要更多預算,或監管標準變得更為寬鬆還是其他?
  從特朗普過往言論及選擇國會議員Tom Price 作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來看,他似乎要兌現廢除奧巴馬醫改的承諾 。但平價醫療法案已經廣受藥企歡迎,因為其令企業新增了數百萬名新客戶 。如果該政策被直接廢除,藥企將會受到極大影響 。

  2CRISPR企業上市
  在今年年初,資本市場還尚未有一家純粹專注於CRISPR技術研究的企業,如今這一領域已有3家上市公司:Editas Medicine 、Intellia Therapeutics,以及CRISPR Therapeutics 。同時,還有更多企業正湧入這一領域 。不過,這類公司在投資者那的歡迎程度喜憂參半,部分原因是其背後複雜激烈的知識產權爭議問題 。
  CRISPR技術今年在全球範圍內大熱,全球首個人體臨床試驗已在中國落地 。而此前,伴隨著一些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擔憂,該技術進行了各種其它類型的試驗 。到明年年底,或許CRISPR臨床試驗已經遍地開花 。

  3CAR-T療法神話崩塌?
  過去幾年,腫瘤免疫療法炙手可熱,以致於有權威人士擔憂其它研究領域投入的資金太少 。表麵上看,CAR-T療法將是該領域的下一個熱點,早期的臨床研究結果也顯示出令人驚訝的成功_其對白血病的療效顯而易見 。但在某些情況下,CAR-T卻變得相當危險 。
  這一點被Juno Therapeutics不幸撞上,其CAR-T療法JCAR-015因出現受試者死亡事件,已經兩度暫停。諾華在該領域曾走在前列,但其在今年夏天解散了腫瘤免疫治療部門,把相關工作並入其更大的腫瘤部門,或許該公司對CAR-T療法的重視程度會降低 。Kite Pharma則是這一係列變化中的受益者,但投資者仍保持警惕 。今年以來,該公司的股價已經大幅下跌,即使在其向FDA提交CAR-T療法上市申請的那天,股市表現也沒重現過去的輝煌 。
  CAR-T療法可以看作是另一個從捧上雲端到跌落現實的例子:其仍是一項充滿希望的技術,但在血液腫瘤之外其能起到多大治療效果目前仍不明朗 。此外,其會如何應用於白血病治療也還未明確,腫瘤醫師必須在療效與可能存在的嚴重風險中作出權衡 。

  4反義藥物爭議中崛起
  因為未取得明顯的商業成功,反義藥物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今年是這類藥物的一個轉折點 。Ionis Pharma與百健(Biogen)開發的一隻反義藥物在針對初期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研究中有強勁表現,此後,在晚期患者身上也觀察到了強健的信號。據悉,該藥具有足夠的安全性,這十分重要,因為不良反應與安全性問題往往是反義藥物最重要的關注點 。
  此外,Sarepta公司的eteplirsen(商品名Exondys 51)獲得FDA批準用於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 。該審批決定引來不少爭議,甚至有人直言這有損FDA的公信力 。Exondys 51在誘導抗肌萎縮蛋白合成上的微小作用是否會為DMD治療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目前仍未可知,但這或許不會影響該藥獲得數以億計的銷售收入 。

  5生物技術股市大跌
  特朗普當選後股市大漲(尤其是生物技術板塊)讓投資者雀躍不已,不過,這對於製藥領域全年的股市表現杯水車薪 。截至12月15日,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已經較選舉結束後下降了2%,年初至今,跌幅已超20% 。至於原因,可以在本文盤點的其它焦點事件中找出 。

  6醫藥並購龜速前進
  2015年是生物製藥並購創紀錄的一年,全年的並購規模達到了驚人的3300億美元 。少有人會期待今年能夠重複去年的輝煌,但多數人也沒預料到這樣一個急劇下滑的場麵 。雖然精確的統計結果要等到今年結束才能得到,但截至目前,生物製藥領域的並購總額還未突破1000億美元 。
  在2017年,可能出現的特朗普新稅收政策與美國海外資金回流潮會否止住並購跌勢?對此不宜太過樂觀,因為施行新政要走的流程並非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但不出意料的話,醫藥並購水平至少較今年應該有所提升 。

  7藥價爭議無盡循環
  製藥企業常常成為政治靶心,因此在今年這個大選年份,其始終深陷輿論漩渦也就不足為奇 。藥企對藥品價格上漲越來越熱切,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爭論,但實質性的討論卻不見得有多少 。
  特朗普在競選中勝出後,醫藥領域的投資者鬆了口氣,但或許他們不應該高興得太早 。別忘了,藥價飆漲輿論風暴中最具代表性的瓦蘭特(Valeant)子公司Philidor及其CEO都受到了刑事指控,也許今後還有更多的此類事件上演 。此外,去年因大幅抬高抗艾滋病藥物價格而遭到眾人聲討的Martin Shkreli會在2017年重返大眾視線,屆時,對其的刑事詐騙指控或許會進行審理 。

  8重磅試驗大量折戟
  對於製藥業而言,2016年固然有其亮點,但在臨床試驗領域,最刻骨銘心的一點就是許多備受關注的新藥臨床試驗遭遇了失敗 。
  其中包括:BioMarin的DMD藥物drisapersen,Celldex Therapeutics的癌症疫苗Rintega, 禮來(Eli Lilly)的阿爾茨海默症藥物 solenuzumab, Alnylam的RNAi藥物Revusiran, Clovis Oncology的抗癌藥rociletinib等 。 此外,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Squibb)的PD-1明星產品 Opdivo夢斷肺癌一線治療; Juno Therapeutics 的問題更加嚴峻,JCAR-015前途未卜;吉利德(Gilead)更是厄運連連,GS-5745 (潰瘍性結腸炎試驗) 、simtuzumab  、 eleclazine 與 Zydelig (一線腫瘤藥試驗)接連“撲街”;Bluebird Bio則在其鐮狀細胞研究項目得到令人失望的早期結果後,從眾星捧月變成乏人問津 。
  9獲批新藥量驟減
  在新藥獲批數方麵,2014年與2015年的亮眼成績難以繼續保持,這兩年獲批的新分子實體藥物數量分別高達41 、45隻 。而截至12月15日,今年FDA批準的新分子實體藥僅有20隻,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問題當然不是出在FDA這,畢竟有米才能下鍋 。事實上,還有批評者認為今年FDA在對新藥上市申請把關時“過於仁慈” 。
  10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的決定應該會產生深遠影響,但目前還未得以顯現 。從短期來看,這一事件對英國的製藥工業有益:英磅的疲軟表現正幫助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企業提振以美元計價的利潤 。
  此前,還有上述兩家製藥巨頭將搬離英國的流言傳出 。但在短期內,這恐怕不會成真,因為製藥企業所擔心的脫歐可能導致的不利因素(如對人才及固定投資的吸引力降低,以及有利的貿易協定無法繼續保持等)會否出現仍然有待觀察 。
本文TAG: